高压灭菌锅是实验室中用于灭活微生物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涉及高温高压环境,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本文将从使用前准备、操作流程、安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四方面,系统介绍其规范使用方法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
1.物品检查与装载
仅允许使用耐高温高压的容器(如玻璃培养皿、不锈钢器械、专用灭菌袋),严禁放入塑料制品(非耐高温型)、腐蚀性液体或易燃易爆物。
物品需松散放置,避免堆积导致蒸汽穿透不畅。液体样本容量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2/3,防止沸腾溢出。
2.设备自检
检查密封胶圈是否完好无损,排水阀、安全阀是否畅通。
向内胆加入足量蒸馏水(水位线通常位于电热管上方2-3cm),避免干烧损坏设备。
二、操作流程
1.参数设定
根据物品类型选择灭菌模式:
常规灭菌:121℃维持15-20分钟(适用于培养基、玻璃器皿)。
低温灭菌:115℃维持30分钟(适用于部分热敏性物质)。
设置排气模式:液体类物品需选择“慢排”以防止爆沸;固体类可用“快排”。
2.启动与监控
关闭锅门并旋紧安全锁,按下“Start”键。设备将自动完成加热、升压、灭菌、排气等流程。
运行中严禁强行开盖或移动设备,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(通常0.1-0.15 MPa)。
3.结束处理
待压力归零、温度降至60℃以下后,缓慢打开排气阀释放余压,再开启锅门。
使用耐热手套取出物品,放置于干燥通风处冷却。
三、安全注意事项
1.防烫伤:操作时佩戴防护面罩和隔热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锅体或蒸汽。
2.防超压:定期校验安全阀(建议每3个月一次),确保其能在0.16 MPa时自动泄压。
3.防腐蚀:灭菌后及时清理内胆水垢,防止酸性物质残留腐蚀金属部件。
4.紧急情况:若发现漏水、异响或压力异常,立即切断电源并联系维修人员。
四、维护保养
每周清洁锅体内部,每月检查密封圈弹性,每年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检测。长期停用时需排空水分并保持干燥。
高压灭菌锅的安全运行依赖于严格的规范操作。实验人员务必通过培训考核,牢记“先排气后开盖、无压力不操作”的原则,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筑牢防线。